
基本特征 形態(tài)特征:果實呈長線形,細長且較為順直,部分品種如青海循化線辣椒具有獨特的 “三彎一鉤” 特征,果尖微彎,果面通常有褶皺或凹凸紋理。其表皮光滑,青熟果多為綠色、深綠色,老熟果則變?yōu)轷r紅色、深紅色。
植株特征:中早熟,長勢強,株型緊湊,一般高度在 60-90 厘米左右,分枝能力較強,莖干直立且較細,葉片為長卵圓形,顏色深綠,互生,全緣。
生長習性 溫度要求:線椒喜溫暖,不耐寒,種子發(fā)芽適宜溫度為 25-30℃,生長發(fā)育適宜溫度為白天 22-28℃,夜間 15-20℃。
光照要求:線椒屬于中光性植物,對光照時間和強度的要求適中,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株的生長和果實的發(fā)育,但在夏季高溫時,過強的直射光會對其造成一定傷害。
土壤要求:適合種植在土層深厚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中,土壤酸堿度以微酸性至中性為宜。
主要產(chǎn)地:原產(chǎn)于中南美洲熱帶地區(qū),如今在中國,種植地主要分布在河南、貴州、河北、陜西、新疆等地。
品種分類:常見的優(yōu)質線椒品種有超級條椒王、辣豐一號、辣豐三號、龍骨、龍欣、龍?zhí)丁垰g、榮陽 368 等。
營養(yǎng)價值 維生素含量高:每 100 克線椒中維生素 C 的含量高達 100 至 198 毫克,位居瓜菜類食物之首,遠高于其他常見蔬菜,具有抗氧化、促進膠原蛋白合成、預防壞血病等作用。
礦物質豐富:含有鈣、鐵、磷等多種微量元素,其中每百克線椒含鈣量可達 75 毫克,含鐵量達 3.2 毫克,有助于維持骨骼健康和促進造血功能。
其他營養(yǎng)成分:還含有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碳水化合物以及辣椒素等營養(yǎng)成分,辣椒素能夠促進脂肪的新陳代謝,防止體內脂肪積存,同時也是線椒具有辣味的主要原因。
食用價值 鮮食:線椒口感脆嫩,辣味濃郁,可以直接用于炒菜、涼拌、做配菜等,如線椒炒肉、線椒涼拌皮蛋等,能為菜肴增添獨特的風味和口感。
干制:干制后的線椒香味更濃郁,辣度也有所提升,可用于制作辣椒面、辣椒醬、辣椒油等調味品,是火鍋底料、燒烤調料、油潑辣子等的重要原料。
加工:線椒還可以加工成泡椒、腌椒等產(chǎn)品,延長其保質期和豐富其食用方式。
種植技術 播種育苗:一般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播種,播種前需進行種子處理,包括曬種、溫湯浸種、消毒和催芽等步驟。苗床應選擇地勢較高、排水良好、背風向陽的肥沃菜園地,播后要注意覆土、間苗、澆水與追肥等苗期管理。
定植:當氣溫穩(wěn)定在 16℃以上,幼苗達 7-8 片葉時開始定植。定植田要選擇前作非種植茄科類的水稻田或較肥沃的旱地,定植時要注意合理密植,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 2000-3000 公斤,復合肥 50 公斤。
田間管理:包括中耕與培土、澆水、追肥等環(huán)節(jié)。在定植后 30 天左右進行中耕除草,坐果前要少澆、勤澆,現(xiàn)蕾后和結果盛期要重施肥料,促進分枝、開花和果實膨大。